![大连机床:急需实力 “金主”续命 大连机床:急需实力 “金主”续命]()
大连机床,2018年6月,董事长陈永开被公安部列为A级通缉犯,此前他涉嫌骗取贷款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2018年7月,大连机床破产管理人发布公告,寻求引进新的战略投资人以推进破产重整。
这家昔日制造业的巨头,如今以抛物线般的轨迹沦落到此番境地。让人唏嘘的不仅是大连机床的命运,还有国内老牌制造企业未能完成转型升级而走向没落的残酷现实。
急需实力“金主”临危续命
大连机床最后一次披露公司财务数据还要追溯到2016年的三季报。该报告显示,大连机床合并报表负债总计180.87亿元,资产负债率77.08%。
2016年前三季度,大连机床合并报表总营收93.34亿元,营业总成本则高达90.47亿元,利润率仅为3%,同期营业利润更是为-4019.58万元。
严重的债务危机,低迷的盈利能力,最终令这家老牌机床企业不得不走向破产重整。
与大连机床一道纳入破产轨道的,还有其控股母公司高金科技。高金科技是一家伴随着大连机床混改“而生”的企业。
此前历任大连机床副总经理、副董事长的陈永开,与另外41名自然人共同持有高金科技,其中陈永开持股占比77.35%,是高金科技和大连机床的实际控制人。
站在破产重整的悬崖边上,大连机床急需实力“金主”临危续命。7月12日,主持大连机床破产重整的管理人方面发布公告称,由于大连机床集团及旗下公司负债较重,缺乏偿债资金,故急需引进战略投资人,补充流动资金以恢复企业营运,整合核心资产以实现重整价值。
事实上,通过破产重整实现脱困的案例就在大连机床身边。2016年10月,总部位于大连的东北特钢被裁定进入司法重整。
最终,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通过其控制的锦程沙洲出资45亿元,接盘东北特钢。这是中国首例民营钢企接盘重整地方大型国有钢企的案例。
高端市场竞争力低下
作为机械工业的基本生产设备,机床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和规模,是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传统中低端机床市场萎缩已成行业共识。市场分析机构Frost & Sullivan统计结果显示,中国传统机床行业2016年的市场规模分别约1656亿元及136.58万台,2011年至2016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仅为0.3%及0.4%。
相比于传统机床行业,中国的数控高精密机床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时代,随着IT、电子产品、汽车、医疗器材等下游行业对数控高精密机床需求的上升,2016年中国的数控高精密机床市场规模达1185亿元,预计2021年将扩大至156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7%。
反观大连机床,却是以普通机床和经济型数控机床等中低端产品为主,技术壁垒薄弱,市场门槛低。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需求逐步向高端数控机床转化,中低端机床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行业整体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企业盈利能力逐年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壁垒仍然是中国企业在中高端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不足5%;
在组成机床的零部件中,数控系统、转摆头、高速主轴、刀具等核心部件,80%都依赖进口。
从更大视角看,2011年起,机床行业的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增速持续下行。行业亏损企业数量,由2011年的359家增至2016年的818家,亏损金额由2011年的15.99亿元增至2016年的72.77亿元。
此外,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方面的现状也极其堪忧。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国内,机床行业又苦又累待遇也低,大学毕业生不愿干;
现有人员也难以沉下心来钻研技术,要么忙于应付项目报告,要么转岗,或被外国同行高薪挖走,年轻中高端技术人才的匮乏,企业技术研发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