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再掀化工整治风暴 企业撤出需给缓冲期 江苏再掀化工整治风暴 企业撤出需给缓冲期]()
2018年4月下旬,随着江苏设区市连云港辖区内的化工厂污染问题被曝光,引发了中央和江苏的高度重视。目前,以化工产业和化工园区为重点对象,江苏沿海沿江地区掀起了新一轮环境大整治行动。
据了解,这些村民的家一字排开,与头灶镇高新技术园区内约10年前投资建设的第一家化工厂只隔一条小河,小于规定的防护距离。
现在,这个园区正在进行环境整治。涉及化工的企业暂无生产迹象,也没有异味,园区与外界通联的公路设有检查站,严格限制各类原料和成品运输车辆进出。
这是江苏省全面整治化工厂的一个缩影。江苏全省现有面上各类化工生产企业超过6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4200家,拥有行业从业人员60多万人。
2018年4月下旬,随着江苏设区市连云港辖区内的化工厂污染问题被曝光,引发了中央和江苏的高度重视。目前,以化工产业和化工园区为重点对象,江苏沿海沿江地区掀起了新一轮环境大整治行动。
而这次沿江和沿海地区的环境大整治,不仅涉及到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化工园区的功能定位,还牵涉到居民、企业的切身利益,更与地方政府治理机制和手段的创新紧密相连。对地方政府来说,如何利用这次机遇,塑造新的投资环境,同时平衡好企业与居民的诉求,将成为关键所在。
得益于沿海和沿江的双重天然地理优势,江苏很早就意识到化工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2014年,江苏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业实现主营收入1.88万亿元。
从江苏化工的行业地位看,在11个石化分行业中,江苏的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化学农药制造业、涂料、合成树脂及其共聚物制造业等4个行业总产值列全国首位。
同时,按照江苏经济发展的“园区经验”(园区化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截至2011年12月底,经国家、省、设区市各级政府批准,共设立、建成化工园区(集中区)70家,总规划面积达到787.76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园区11家,省级化工园区16家。
但从化工园区(集中区)的地理位置分布看,带来的环境风险极大。以长江江苏段沿线8个设区市看,这一区域分布有700多家化工企业、117个化工码头,危化品运输船舶日均流量达500艘次,年过境危险化学品运输量超过2亿吨,给沿江分布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带来巨大环境风险。
而上述8个城市的水源地主要取自长江。以目前可检索到的最近时间点统计看,在江苏全省54个化工园区中,有24个沿长江布设,与饮用水源地之间错综复杂。
面对这一局面,今年5月19日,生态环境部派出的13个督察组共83人全部进驻江苏,按中央要求执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督察第一轮督察。“中央督察组自备了技术力量,我们仅是带路。”有江苏地方官员表示。
事实上,尽管江苏已实施了多轮化工专项整治,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依然年年爆发,与省政府的化工行业专项整治要求的目标仍有差距。
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组要求,截至2017年年底,在江苏全省化工的38项整改任务中,有22项全部完成,其他各项在稳步推进。2017年,江苏共关停落后化工企业1421家。
而按江苏省政府下达的全省石化行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目标任务,明确截至2018年年底,计划关停2077家企业;到2020年,完成转移272家、升级4327家、重组696家化工企业;化工行业COD、氨氮、VOCs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累计下降13.5%、13.4%、30%。
到2020年,江苏要促使化工产业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比超过55%,其中,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专用化学品和化工节能环保行业占比提高至70%左右;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降低18%、20%,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8%,常规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